在战“疫”中告诉仲景学子
什么是中医文化自信
中医的不自信源于文化的不自信。国人在相当大程度上将“西学”与“国学”当作对立的两个门派。从梁启超到陈独秀,都认为中医不科学,这些错误认识一直沿袭至今。中医一直处于被审视、被验证、被质疑、被改造的境地。德国一位学者曾尖锐地指出:“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中国人不能丢了文化自信,更不能丢了中医发展自信。
习总书记曾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1958年江西余江县防、治结合,发挥中医中药疗法在治愈大量血吸虫病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等不可替代作用,彻底消灭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血吸虫病,毛泽东还为此留下《送瘟神》不朽诗篇。
毛泽东《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 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加大重症患者救治力度,加快推广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案,加强中西医结合,疗效明显的药物、先进管用的仪器设备都要优先用于救治重症患者。”
在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的严峻斗争中,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疗法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医医护人员尽锐出击,全力支援湖北和武汉;中医治疗通用方纳入全国诊疗方案;中医药专家全程参与、辨证施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强化中西医结合、中医深度介入诊疗过程,成为医疗救治的一个鲜明特点。
从历史上来看,中医是疫病的“老对头”。东汉建安年间,疫病流行,张仲景博采众方,著成《伤寒杂病论》。明代吴又可经历了瘟疫,写成了《温疫论》。还有叶天士的《温热论》、薛生白的《湿热条辨》、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将中医抗击疫病的经验不断总结创新,产生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今天,人们对疫病的认识更为明晰,但几千年积攒下来的中医经验仍是抗疫“利器”。针对新冠肺炎,当前尚未发现特效药、研制出疫苗,中医在治疗中发挥出特有的力量。国家卫健伟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强调有关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完善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加快药物研发进程,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加快推广应用已经研发和筛选的有效药物。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中医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健康理念和医者仁术。坚持中医药守正创新,中医药这块古老的瑰宝必能重焕光彩,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一定能更好造福中国人民。